岩土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应遵守国家及行业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合理确定施工方法、检查施工机具;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施工完毕,及时检查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一、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顺序

对没有挤土作用的钻孔灌注桩,一般按现场条件和桩机行走方便的原则确定成孔顺序。对挤土作用和振动影响的冲孔桩、沉管桩、爆扩桩等,一般可结合现场施工条件,采用下列方法确成孔顺序:首先间隔一个或两个桩位成孔,并在邻桩混凝土初凝前或终凝后成孔,对于单个承台下桩数在五根以上者,中间桩先成孔,外围桩后成孔,而对于同一个承台下的爆扩桩,可采单爆或联爆法成孔。当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跳挖,排桩挖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

二、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1、钻孔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采用回旋钻孔机,选用该种钻孔机是因为该机的最大钻孔直径可达2.5m,钻进深度可达5O—lOOm,适用于碎石类、淤泥质粘土、回填土等多种地质条件。回转钻孔机由机械动力传动,配以笼头式钻头,可以多档调速或液压无级调速,以泵吸式反循环或正循环泥浆护壁方式钻进,设有移动装置,设备性能可靠,噪音振动小,钻进效率高,钻孔质量好。

2、施工工艺的首要工作

钻孔灌注桩是先成孔,然后吊放钢筋笼,再浇灌混凝土而成。依据地质条件不同,分为干作业成孔和泥浆护壁(湿作业)成孔两类。

本工程由于处于沿海地区,回填土碾压夯实状况较好,所以采用干作业方法施工。

3、钢筋笼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在清孔时,应立即安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本工程钢筋笼在现场制作,钢筋笼长度为lOm,深入承台长度为5Omm,作时施工单位按照图纸要求将主筋环向均匀布置,箍筋直径及间距、主筋保护层、加劲箍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钢筋余料,可以采用焊接方法进行制作钢筋笼。但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单位在焊接钢筋笼主筋净距必须大于3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施工时在主筋外侧安设钢筋定位器,以确保保护层厚度。为了防止钢筋笼变形,在钢筋笼上每隔2m设置一边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吊放人孔后拆除。吊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缓缓放人,防止碰撞孔壁。若造成塌孔或安放钢筋笼时间太长,应进行二次清孔后再浇筑混凝土。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