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著名建筑

深圳著名建筑有哪些呢?其中最为世人关注的深圳五大古建筑包括大万世居、鹤湖新居、龙田故居、大鹏古城、南头古城(新安故城)是深圳古建筑最为出名,以下就为建筑人士详细讲述以下深圳古建筑——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坐落在深圳市坪山新区大万路33号坪坏社区西南的客家村,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

深圳著名建筑——大万世居建筑风格

大万世居”四个阳文大字赫然醒目。门上飞檐高挑,门额浮雕上的各式人物、飞禽花鸟雕画得栩栩如生。围屋有内、外两重围墙,外墙俗称大墙,用泥沙、石灰和大石夯建成,内外墙四角都有3层高的楼阁。这种城堡式“宝斗”形的建筑是客家人抵御外侵、防盗的实用主义建筑思想的体现,墙上古旧的枪眼,仿佛在向人们讲述客家人沧桑的历史。

进入大门,围屋南北两头是开阔的大天街,前面是一正方形广场,叫牌楼下,可容数百人围观舞狮、比武或筑台演戏,体现出客家大户人家的昔日生活。解说员介绍,当年的几十围大盆菜就在这里开台,重大的集会也在这里举行。穿过牌楼进入宗祠,灰塑的“端义公祠”4个大字十分醒目,这就是围屋的核心地带,曾姓家族的先祖灵位设在正前方,祠堂格局为三进二天井二厢廊,三进分上、中、下厅,中厅是当年曾氏族长和元老们开会议事的地方。祠堂后隔一天街,“魁星楼”设在旁边,这是围屋的最高点,称为“魁星点斗”。整座围屋形成“八阁走马楼、九天十八井”的格局,天街布局为纵六横三,间有小巷,纵横交错,井井有条,街巷地面全用灰沙或鹅卵石铺砌。更妙的是各天井有地沟,与天街排水沟相通,排水沟有涵管,与围屋外的半月形大池塘相通,池塘有出水闸,排水极为方便。整个围屋布局科学合理。

深圳著名建筑——大万世居历史沿革

大万世居是曾姓客人的祖先曾端义(宝安古代客家先贤,诰授儒林郎,正六品官)于清代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创建的,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传说,1763年,当传公(端义公的后代)决定在此立祠和建筑世居时,便请来风水先生对这片地方作风水鉴定后,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理由是:东有沙墩陂,水流汩汩;南有青龙白虎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肥沃,正是开垦良田、勤劳致富的宝地。于是,传公同意了!那时,风水先生向站在旁边的光斗(传公的儿子)问:“光斗,你看世居的名称怎样?”光斗马上回答:“大万世居!”传公说:“好,一言为定!”同时,在世居庭院进大门的右侧挖了一口井,取名龙井。两百多年来,龙井从不枯竭,见证着大万世居的沧桑。据族谱记载曾氏原籍中原武城,明永乐初年迁至江西 吉安永丰吉阳村,后迁福建 汀州 宁化县石壁村,继迁广东 潮州 海阳县,再迁兴宁,至十三世简辉公始迁坪山,十五世周公时,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开始兴建大万世居。自此,曾氏家族便在此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深圳著名建筑”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