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建筑设计探讨

从设计定位、设计策略、总体布局、建筑单体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花果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特点,强调了游客服务中心应当尊重景区的地域特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1项目概况

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位于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花果山景区,花果山景区所在的连云港市位于我国万里海疆的中部,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达江淮,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现结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拟建配套游客服务中心,旨在进一步树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花果山景区的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景区的软硬件设施水平,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项目用地面积为3.8hm2,含水库及周边面积。规划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唐王坝水库东侧、北侧,地块容积率为0.50,总建筑面积为19085m2。规划用地紧邻国家4A级花果山景区,西部为一水库,景观较好。北部为一块连绵的山地,北侧规划要求规划一组公共服务性建筑,东南侧为主体建筑与停车场用地,停车场用地相对平缓,而主体建筑用地为一块高差在12m左右的坡地,地形比较复杂(图1)。

2设计定位

某种程度上来说,游客服务中心是游客对景区感官体验的首要因素。特别是在新复合式休闲旅游的趋势之下,更要求景区建筑本身也能成为构景元素和游览对象,所以在此次方案设计中,着重建筑依托原生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以极具特色的主题风格来丰富游客的感官体验。面对场地现状,本案应利用地形优势,以连绵的山脉为建筑背景,采用台地形式使主体建筑“自然”地融入环境,争取最好景观面。利用地形坡度拾级而下,削弱建筑体量感,使建筑长于青山之中。同时汲取北京四合院建筑及江南园林建筑的宝贵财富,结合现代设计手法,突出发展“新中式”的建筑意向。

3设计策略

结合基地现状与建设背景,制定的总体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策略为强化规划轴线、突出新中式建筑意向、重视景观朝向、削弱建筑体量4个方面。目的在于创造性地满足功能要求和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空间意向,使建筑成为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的共同载体,并以独特的风貌体现景区资源价值。

3.1强化规划轴线,确立总体结构

虽然项目基地轮廓不规整,内部又有山地、水系、平地等多种地形地貌,但东南侧的两块用地已暗示出了一定的轴线关系。因此,选择在主体建筑用地规划设计中,通过依次设立雨篷、大堂、连廊、跌水、泳池等进一步强化这一轴线关系。北侧用地以雕塑、水院、片墙、景观亭等确定另一个轴线与主体建筑相呼应,并以此轴线为基础,以水院为空间核心,顺应山势,利用江南园林庭院的组织模式衍生出建筑组群。道路环山而行,方便到达各部分入口,东南侧设停车场,并结合绿化隔离带,减少其对主体建筑的影响(图2)。

3.2突出新中式建筑意向,营造空间感受

璀璨的江南建筑是本案的设计源泉,力求以简洁鲜明的建筑印象来创造出内敛深邃的空间感受。在对北京四合院建筑与江南园林建筑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抽象出片墙、坡屋顶等建筑元素,水院月沼等空间意向,结合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在满足服务中心本身功能要求的同时,努力创造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新中式建筑意向。

3.3重视景观朝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景观和朝向对景区建筑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为顺应自然,强化地域特征,项目中主体建筑区域采用台地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水面及周边景观,沿水面北岸区域布置高档住宿、餐饮等功能来平衡场地的空间,而以水院为核心散布的院落满足了辅助功能区的景观需求。在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景观资源的同时,有的放矢地营造内部院落景观,完善建筑的整体性。

3.4削弱建筑体量,融入自然

任何山地建筑所处的山地自然环境都是一个某种层面的山地生态系统。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维持山地建筑与自然的共生,是山地建筑的意义所在。山地建筑属于建筑形态的一种,应结合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从而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

4总体布局

4.1总平面布局

由于该项目基地处于风景区这一特殊位置,且基地形态复杂,如何创造良好的内外空间和组织好各种交通流线成了本案的关键和难点。经过缜密的思考,在方案设计中将主体建筑采用台地形式,尽可能地削弱建筑体量,使建筑设计错落有层次感,充分借助周边景点,留有部分视线空间,不遮挡重要景观景点,力求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在规划结构上,通过两条斜向交叉的景观轴线将基地分为3个组团。考虑到基地东南侧有停车场,是人流集散的主要区域,所以在滨水区域设置服务中心的主体建筑。东北侧与相邻的主体建筑衔接,设置一个1~2层的住宿、餐饮建筑,增加满足游客需求的配套设施。并结合基地西侧水景延伸出建筑院落,使建筑具有整体性;西北侧背山面湖,地理条件优越,景观面极佳,主要设置高档的住宿、餐饮设施,为游客创造出更好的感官体验(图3)。方案设计总体布局的特点是功能分区明确,利用了地形坡度,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起来。在满足了外界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让内部有相对幽静的体验环境,兼顾到了使用者的人性化需求和建筑对城市环境的贡献。

4.2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根据基地的规模和用地特点,并充分利用原有道路,整个地块的主要机动车道路系统采用环形的道路系统形成环路,合理安排各类出入口,将地块内各建筑更便捷地联系起来,使之运转有序,并满足交通组织、消防急救和紧急疏散等要求。4.2.1入口建筑植根于环境,入口空间也应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在基地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布局和主要人流方向,于南侧花果山路设置基地的主要车行入口,并在主体建筑的东侧设置一个主出入口,北侧设置一个次出入口,南侧设置两个次出入口;东北侧住宿、餐饮建筑在次要车型道路设置一个出入口,西北侧高档住宿、餐饮区域按各地块的地势在次要车行道路设置出入口。4.2.2车型道路系统在基地中采取环形道路可高效保证地块交通的顺畅有序,同时满足了消防疏散等硬性要求。并且人行道路贯穿于整个基地内部,做到了人车分流,避免了交叉干扰。4.2.3停车考虑到基地内原有停车区域用地相对平缓,所以在方案设计中对原有停车场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利用,设置了150辆小型车、景区中巴车停车位,并利用适当的绿化带使之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

4.3绿化与环境

基地所在连云港市有着海、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自身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与丰富的自然景观。本方案的绿化与环境设计原则是延续魅力港城的特点,结合地形地貌与建筑的形体轮廓,极力构成统一的景观关系。在方案设计时按照坡度向水面做台地式处理的手法,尽量削弱建筑体量,使之“沉”下去,并在平台上设置适当的绿化景观,将建筑融于山地自然景观之中,维持山地建筑与自然风貌的共生。基地东北侧和西北侧的住宿、餐饮区域在极大程度上按照山地的原有风貌进行布局,建筑体量尽量精简,以此来处理好建筑与山地的比例关系。并以水院为空间核心,顺应山势布局建筑组群,水院内有亲近自然的铺装、景观小品及层次分明的绿地,以相对私密的环境为游客打造出清新、惬意的环境感知(图4)。

5单体设计

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景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纳入到景区的空间环境当中,要求塑造特定的场所空间,应以游客的心理行为及建筑的空间序列为依据,来表述地域特征下的游客服务中心存在的特定空间体验。

5.1平面功能的安排与内部交通

花果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主要分为两个功能区域:服务中心区和住宿、餐饮区。各功能区域间通过环形道路相互连接,联系便捷又相对独立(图5)。

5.1.1服务中心区服务中心区的1~5层主要布置了游客集散、候车休憩、参观展览、咨询投诉、导游服务、影视服务、餐饮购物、数字监控、虚拟体验、医疗急救、邮政金融、办公管理等相关功能。配有8部消防疏散楼梯,6部自动扶梯以满足消防疏散及功能要求。主体建筑采用台地式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护基地的原生自然环境,且充分利用地形中的坡度,提供丰富的公共平台空间,利用屋顶花园景观将主体建筑和自然环境进行整合设计,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创造多层次的空间场所体系,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有趣的游览体验。

5.1.2住宿、餐饮区东北侧住宿、餐饮区设置了接待大厅、商务、住宿、餐饮、休闲等基本功能。建筑整体依山走势,采用了穿越式串联布局,以山势为大背景将建筑渗透进去,且在平面功能上避免了多种目的人流交杂。西北侧高档住宿区则以水院空间为核心延伸出建筑组群,充分地利用周边自然景观,使建筑室内外融为一体,构建出新的空间场所,给游客带来深层次的交往环境。

5.2建筑形体立意与构思特点

方案设计中的游客服务中心作为表达景区地域特征的载体,在建筑形式上将传统中式元素与现代风格巧妙地结合起来,主体建筑外立面通过双层节能玻璃和米黄色石材纹理的组合构成有机的整体,虚实对比的建筑手法使立面空间更加丰富、简洁和细腻。住宿、餐饮区域建筑立面延续了主体建筑的立面处理手法,整个建筑群体的色调与服务中心主体建筑相协调,建筑形象稳重中寻求细节,以富有感染力的建筑设计语言诠释了景区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冷静、理性的建筑构成情结(图6)。

6结语

地域特征造就了建筑的个性。游客服务中心作为联结游客与景区的媒介,既需具有融合性,也要表现出自身的特性。在花果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方案设计中,以地域特征为基础,将传统的建筑形式用现代风格演绎出来,使建筑与环境能够构成有机的整体,让游客在满足游览需求的同时能更充分地感知自然。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