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建筑的认识

人类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矛盾日益紧张,节约能源资源是大势所趋,居住环境是人类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其中,对于对生态建筑的认识是怎样的?下面是鲁班乐标带来的关于对生态建筑的认识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当今世界,人口日益膨胀,加之人类无节制的征服和掠夺自然的扩张行为不断扩大,导致地球这个生命系统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失去平衡,环境的污染一天天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原先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为了建筑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许多有志之士在建筑学科领域开始对人类建筑物建设进行思考,逐步认识到人类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先有限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考虑到今天的发展应该满足于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这么一个原则。这也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近些年提出的生态及可持续发展建筑理论,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指引了一个最为舒适合理并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方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筑设计逐渐忘了以往那种与自然生态条件相匹配的形式。不顾生物气候特征,把一切建筑物降温或采暖的任务交给了大量耗费能量和技术资源的全面空气调节来解决。在建筑师把他的责任给机械工程师的同时,其设计已不再受到自然要素的制约,而是依赖技术和高能量的输入。其直接结果是破坏了许多城市历史上极富特色的景观,千城一面,更严重的是,当一些发达国家意识到这一危机时,这种非持续性的建筑形式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被尊奉为“现代化”和时代进步的象征。70年代的石油危机曾经震动了全球,而罗马俱乐部那份著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则使这一震动长久地保持了下来。于是,我们认识到人类必须在发展中学会克制自己无穷无尽的欲望,否则将有可能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因此,应当将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溢而富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很显然,这一思想的出现不仅基于人们对环境及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存在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因为只有如此,人们才会将对于社会的终极关怀放在人类长远及整体利益之上。


说道生态建筑,我突然想到赫斯特塔楼这么一个典型的建筑。当赫斯特公司的2000名雇员重返他们在建筑师诺曼·福斯特主持下耗资5亿美元扩建的总部时,首先走进一个清新的大厅,这里的空气已经经过过滤。休息大厅的辐射石地板在冬季可产生热量并在夏季吸收热量。雇员们可乘自动扶梯穿过一个三层楼高的刻纹装饰的瀑布,其功能是为大厅增湿并降温。大楼的窗户用的是比利时生产的涂层玻璃,在将太阳热辐射屏蔽的同时起到透光的作用。内墙设计的最小化使得哪怕没有在临窗办公室工作的人都可以分享到阳光。赫斯特塔楼的斜纹格子框架比同样大小的传统框架要少用20%的钢材。结构钢材中的85%以上是可回收材料。地板和天花板的方砖也是用可回收材料制造的。赫斯特塔楼大厅主要依靠辐射石地板来调节冷热。埋在地板里的管线将热水从循环系统中泵出,产生的热量可在地板上6英尺高的空间中形成一个舒适空间。炎热的季节,冷水被泵出,以吸收阳光照射在地板上产生的热量。建筑的屋顶设计成可收集雨水的结构,收集的雨水会被储存在地下室里一个14000加仑的回收水箱中,用于补充办公室空调系统中蒸发的水分。这些水还被注入一个特殊的抽水系统,用于浇灌建筑物外的植物和树木以及大厅里的水雕塑。


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赫斯特塔楼的建筑师们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在关注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尊重自然规律,绝不能以牺牲地区环境品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为代价,用“向后代借资源”的方式求取局部的利益和发展。生态建筑应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生态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要做到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如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等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生态观念和共识将逐步形成,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国策。人们对建筑的生态认识逐渐有了较大的观念转变,将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品质提到了空前重要的高度,并把好的生态建筑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生态建筑设计反映了生态优先原则和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我国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能源,因而节约能源早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应认真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积极推广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的生态建筑,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多留一片纯净的蓝天绿水。


更多关于“对生态建筑的认识”等建筑方面的知识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