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查法在海绵城市建设应用

基于《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指引》中对于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的规定,选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交通基础设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采用速查法建立速查表格,从而快速确定各种类型市政道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评估值是否满足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有效推进广东省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省、相关部委等相关出台的有关海绵城市文件,佛山市在《佛山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安排了佛山市编制完善海绵城市技术标准相关工作。编制内容涵盖建筑与小区项目、水务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绿地与公园项目的单项技术指引共计四项。《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作为其中的一项,将用于指导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维护管理、绩效评价及审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指引》的主要内容

《指引》规定了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规划指引、设计要点、施工与监理要求、维护管理要点、绩效评价办法、海绵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审批管理办法等内容。

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速查法研究

2.1规划设计目标选择

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海绵城市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径流峰值控制目标和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通过分析对比,佛山市把径流总量控制作为最重要的控制目标,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一般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征。因此,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一一对应,即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通过对佛山市近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佛山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见表1及图1).根据佛山市海绵城市导则确定的佛山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进行分解,通过分析佛山市现状及规划的市政道路的断面尺寸,整理出佛山市目前使用最广泛的9种断面尺寸,并针对新建或是改扩建项目确定不同的径流总量控制率,见表2。

2.2速查法的提出

目前通用的对交通基础设施海绵城市目标的可达性采用水力模型或容积法进行验证,但是这两种验证方法均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数据并需要通过专业软件进行计算获取,而一般的规划设计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并不完全掌握这些本地资料及熟练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对于下阶段项目的设计和验收确认是否满足规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无法进行确定,因此,本《指引》在考虑缺乏相关基础资料的情况下,首次提出佛山市域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包括兼顾市政道路功能的公路)可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通过速查表,速查得到各种类型市政道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评估值,设计单位、管理部门通过图2所示流程,对照相应的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要求,进而得知各类市政道路项目海绵城市目标的是否可达。管理部门通过审核,认为目标可达,方可允许进行下阶段施工,否则应出具意见并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方案,直至海绵目标可达为止。

2.3速查法建立

速查法的建立需要先对相关设计参数进行统一规定,来确保后期的数据一致,当后续进行速查表使用时,其相关设计参数应满足表3~4的要求。1)分析道路长度、道路总宽度、绿地宽度、人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人行道透水利弊、下凹深度等因素在不同参数情况下对道路雨水径流控制率的影响。2)搜集佛山市典型道路断面约138种,通过对道路宽度、道路路幅数、绿化带的宽度等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将原有的138种道路断面进行汇总整理归类为88种断面。

3)建立水文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对88种断面按照道路总宽度、接纳客水的绿地比例两个因素运用美国环保署开源软件EPA-SWMM进行模型模拟,共进行176种模拟分析。图3列举了111~130m宽道路的分区断面图。①接纳客水的绿地:指与机动车道、辅道相邻的,可接纳解冻车道、辅道雨水径流的道路红线内绿地;②受控机动车道:指雨水径流能进入相邻绿地进行控制的机动车道和辅道;③接纳客水的绿地比率:指接纳客水的绿地面积通相应受控机动车道面积之比。图3110~130m宽道路分区断面图4)回归分析:将176种模拟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设计参数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相关系数(R2),确定相关性最大的回归方程。5)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接纳客水的绿地比率之间采用对数回归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在0.8574~0.9963(如表5所示)。6)计算以上9种断面在不同接纳客水的绿地比率和绿地分别下沉10cm和下沉15cm时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图3和表6列举了111~130m断面情况下的计算结果。

3结论

通过道路类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速查表可以让佛山市交通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快速、有效地查询道路设计及验收时是否满足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增加了海绵城市考核的可操作性及简便直观性,提高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效率,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