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筑的状况及发展方向

解放5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建设成就辉煌。今天,回顾高校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伴随着共和国50多年来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建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解放初期接管改造旧教育,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大政方针指引下,从1950年到1965年,有计划的兴建了一大批高校建筑,奠定了新中国校园建设的基本格局。

自1996年起,经历了“文革”10年动荡,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不少高校建筑被占用,建设基本停滞。文革结束,百业待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了教育路线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恢复教育秩序的工作,教育事业走了蓬勃发展之路,为高校建筑的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校园建设在经历了复苏、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之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了大规模调整发展时期,开创了中国高校建筑的新局面。

1建国初期高校建筑的状况(1949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各类学校入学率极低,校舍数量严重不足。这一时期高校校园规划受西方学院派规划思想的影响较重,强调轴线和秩序,平面组织具有图案化特征,校园空间组织突出轴线与合院,强调广场、园林和庭院的中心地位。有的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群体组织和造园方式,同时注意结合地形和周边环境。有些院校采用了欧洲方院式的布局,如上海圣约翰大学(现代东政法大学)、辅仁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北院)。

多数院校,采用了分散式布局,即在校园内划分为教学、学生生活、教师生活、运动等区域,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校园西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老校园东部)和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园)、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老校园)等等。早期的建筑采用砖木、砖混结构,上世纪20年代初,有些教学用房开始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风格方面,有不少大学采取了我国传统的大屋顶造型,屋面使用了绿色琉璃瓦或灰色布瓦,并在建筑平面、立面和装饰上做一些变化。如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山大学等。有的大学采取了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如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

2解放后27年高校建筑的发展(1950~1976年)

这一时期校园规划受苏联影响具有明显的轴线对称和中心广场的特点,如将教学区正对大门,以教学主楼或图书馆作为构图的中轴,两侧配置副楼,形成严肃、对称的中心广场。规模较大的学校,还由主轴线延伸,形成次轴线和次广场。这种追求宏伟、气魄的规划倾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导着我国大学的校园建设。如,上世纪50年代初建设的北京钢铁学院、华中工学院(1953年)、南京大学东南楼(1953年),及其后的西安交通大学(1956年)和清华大学东区(1959年)的规划都是这类格局。

它的产生成了全国各地校园规划仿效的样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也出现过一些因地制宜的自由式校园规划,如华东水利学院(1952年)。部分教育建筑采用宫殿式的重檐歇山顶和檐口处理方式。在建筑风格上也同样受到苏联的影响,如清华大学主楼,南开大学主楼,吉林大学化学楼内建设风格受莫斯科大学影响较大。1955年国家开展了降低非生产性建设标准运动,此时的大屋顶趋于简洁,建筑结构标准、装饰标准都降低了。到上世纪50年代末,民族形式退潮,“大屋顶”消失。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欧美现代建筑风格的建筑,如同济大学文远楼(1953年)采用的是包豪斯建筑风格。1966年至1976年受文革影响,教育建设几乎停止,偶有一些零星的建设。

3高校建筑的建设期(1977~1993年)

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校园规划风格既有对五、六十年代严谨对称布局的继承与发展,也现了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采用自由灵活式布局的实例。1978年新建的中国矿业学院除州校园,在教学区规划上仍采用了轴线对称的规划概念,生活区则依据地形特征灵活布局。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保留了两个自然山体,利用山体分隔形成功能分区,同时美化了校园环境。汕头大学(1981年)和深圳大学(1983年)的总体规划与传统轴线对称的方式有所区别,建筑依地形展开,采用单元组团式自由布局。汕头大学的教学区、生活区各自采用格网式的院落组团形式(底层架空),教学组团与生活组团之间用连廊连接,提供了完整的全天候的步行系统。

深圳大学的教学区同样采用格网式的院落组团形式,建筑群体按照不同教学功能类型形成独立组团,不完全按照传统的系科分散设置,教学组团建筑柱网统一,以提高使用上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文革后高教事业发展迅速,到1986年全国高校总数已由1976年的392所猛增到1054所。在新增的高校中,部分是由原来的大中专通过改扩建或合并升格而来。1986至1993年间校园建设转入内涵式发展的阶段,主要以老校园改建为主,如北京大学的改造以塑造校园建筑文化为出发点,河北师范大学的改造以整合校园功能为目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高校招生规模和招生专业的增加,原有校舍不敷使用,“分部校园”、“新校园”的建设开始兴起。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区征地100hm2建立分部,新校区规划结合基地,将教学区与生活区平行布局,颇有新意。有的学校在建设分部过程中逐步淡化或放弃老校园的地位,另征大片土地建设一个新校园作为主校区。

4高校建筑大规模建设期(1994~2005年)

4•1高校校园规划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高校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高校规模增大,从而导致大学新建校区数量增多。新建校园的规划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1)大学校园规模日增,并且密度普遍较低,规划规模从数十公顷至数百公顷。如,2000年建成的上海大学新校区占地100hm2,规划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2001年规划的河南大学新校区占地123hm2,规划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2001年规划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占地213•3hm2,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00余万平方米。

(2)结合自然地形、水体、绿化营造园林化、生态化的校园,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利用原有水系,形成中心景观区域和护校河水网,凸显自然山水、诗意杭州的内在气质;江南大学规划(2002年)结合地形,形成了具有江南水乡风貌的生态园林式大学;四川大学双流校区(2002年规划)以水体空间强化校园核心,形成一湖一岛的核心生态空间,并使之成为活水公园式的校园。

(3)校园逐渐成为地区文化资源中心,校园规划的空间布局向社会化、开放化发展。有的学校将资源(如体育设施、图书资源等)与社会共享、后勤生活区由社会力量建设和管理。

(4)建筑形态的组团化、格网化,使设施集中,联系加强、使自学成才性提高,用地节省,如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教学区(2001年)、南京邮电学院仙林校区教学区(2003年)。

(5)重视为学科增长、新功能组团的产生留有余地,使规划结构具有灵活、可生长的态势。如,郑州大学新校区(2001年规划),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2005年建成)。

4•2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教育单体建筑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建筑单体设计的发展变化也日新月异。学校规模的变化、管理方式的进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因素,使建筑设计理念随之更新。这一阶段的高校教育建筑设计形成了以下的特点。

(1)建筑形态适应日益加强的学科联系,满足学科交叉并进、学术交流频繁的需求,实现资源整合。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2002年)采用组团式、整体式的发展方式;沈阳建工学院新校区(2003年)的教学区建筑呈网格状构成,彼此联成一体,反映整体式教学楼群的概念,与一系一楼的传统式教学空间有着明显区别。

(2)随着互动式、多媒体式等新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学空间的要求和设施有了变化,因而出现了各种平面形状的现代化教学空间。如,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2003年)建成,设置了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空间。

(3)校园建筑普遍追求人文化特色,营造高等院校的学府气氛,并反映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特征。如华南理工大学邵逸夫人文馆(2003年建成,突出岭南建筑的地域性特色)、中国美术学院改造工程(2003年建成,强调文脉呼应,突出其文化内涵)、厦门大学漳州新校区主楼群(2003年建成,延续老校区的“嘉赓风格”,表达对于文脉的传承)、同济大学中德学院(2002年建成,以现代造型手法和设计风格体现时代特性)。

(4)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的建筑已不局限于图书馆、教学楼、宿舍等少数几种类型,大型体育馆、影剧院、大型会堂等原先高校中不多见的建筑类型越来越多的出现,使得网架、膜结构、索结构等先进技术在高校建筑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如清华大学跳水馆(网架结构),深圳大学体育馆(膜结构),中山大学珠海分校体育馆(拱索结构)。同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教育建筑上得到广泛应用,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等,教育建筑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另外在节能技术应用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尝试,如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1999年建成,综合运用了多种节能方法)。

4•3大学城建设大学城的规划建设具有以下的特征:

(1)城市化的倾向。大学需规模普遍较大,在人口、建筑量、公共交通体系等方面已经接近于城市的概念。大学城的建设以规模效应拉动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推动所在地的经济发展。

(2)强调资源共享概念。如大学城内各校地教学、设施等资源互为共享并向社会开放。

(3)后勤社会化。使高校集中于科研教育本业,避免高校发展的精力旁鹜和资源分散。以广州大学城为例,选址与距广州市中心约17km的小谷围岛上,由10所高校组成。一期占地18km2,规划人口规模35~40万人,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2003年完成规划并开始建造。大学城内采用环行加放射形道路网络,中心公共服务区是为各个学校服务的共享区,内环是学生宿舍区,外环是各个不同大学的教学区。大学城后勤部分完全实行社会化,如宿舍区、食堂由社会承建管理。基础设施共享,如大学城内设置共同沟敷设管道,采用集中供冷等等。随着大学城数量的增多,对大学城的建设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对其作出客观评价尚需时日。

以上校园建筑的状况及发展方向由鲁班乐标搜集整理,更多关于“校园建筑的状况及发展方向”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鲁班乐标行业栏目。“一点鲁班乐标,中标很轻松”。查询建筑企业信息,请登陆鲁班乐标、鲁班乐标或关注鲁班乐标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