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优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及实践

天津动车运用所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通过科学优化施工方法、采用先进设备,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措施有效控制,确保了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荣获了2013—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这项工程创建了国优工程各项管理指标控制措施的创新实践,为后续工程项目创建国家级优质工程提供了借鉴。

天津动车运用所(以下简称动车所)是天津至保定铁路的一部分,是津秦客专的重要配套工程,通过创新发展、科技引领、精细管理、标准化推进,一次性建成国内最大铁路动车检查库(见下图),并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

一、工程背景

(一)工程简介

1.项目分区功能定位动车所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外环西路与京沪高速铁路之间,既有京沪铁路北侧。动车所站场东部进出咽喉区设踏面诊断库,西部在检查库四周设办公生活区,南北设洗车库和临修库,中间为存车场。动车所的整体布置不仅方便了动车组维修作业,又满足了动车组洗刷后直接入库的条件,充分发挥了洗车、检修、存车等功能。2.主要工程数量动车所内有铁路线路69条,其中存车线48条、检查库线10条,另有走行线、临修及不落轮镟线、洗刷线、牵出线等11条。房屋建筑总面积100614m2,其中检查库49202m2,另有洗刷库、临修库及镟轮库、信号楼、变电所、行车公寓、踏面诊断库等共37座房屋。还有配套通信、信号、电力、暖通、给排水、机车车辆设备安装等工程。

(二)工程实施背景

津保铁路连接京沪、京九、京广三大既有铁路干线,连接京沪高速、津秦客专、京九客专、京石客专、京石城际、环渤海城际铁路6条客运专线。津保铁路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天津港疏港能力,延伸港口的服务范围,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工程实施目标

(一)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海河杯”,争创国优工程。安全环保目标:无责任事故,杜绝污染事件。工期目标:竣工时间2013年4月30日。效益目标:成本降低3%。

(二)管理制度编制

《质量计划》《工程创优规划》,统筹项目管理。编制《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项目安全管理制度》《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等48项主要管理制度,细化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质量、环境奖罚办法》逐月考核,严明奖惩纪律,规范项目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

三、工程实施过程

(一)工程技术创新分析及实施

1.业内首度采用泡沫混凝土回填工艺检查库距350km/h速度的京沪高铁最近处仅30米,稍有偏差将导致京沪高铁发生沉降超标。公司会同业主、设计单位、国内知名专家,利用Midas等软件建模论证,根据电脑模拟钻机钻进和填土工况过程控制,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选用泡沫混凝土取代普通填/2018年第4期土这一铁路路基创新工艺。实现回填土的容重减少了30%,降低了回填荷载,确保了运营中的京沪高铁实现零沉降,从而保障了高铁的本质安全。这项工艺填补了天津海相软土地基邻近运营高铁施工控制的空白,经查该项技术在国内首次使用。2.创新通号工程支架固定工艺采用在电缆间加装固定装置,在地面盘绕“U”字形留备用量后将电缆固定,为备用电缆的查找及维修提供了方便。检查库内测试环线采用小瓷瓶固定方式,环线固定更平整美观;施工效率大幅度提高。3.工电一体化组织方式管理创新工务专业预介入进行咽喉区电缆敷设施工。安排信号楼工程,为信号设备安装试验创造条件。与天津地下直径线等工程调试,集中要点开通,节省了工期。

(二)工程管理分析与实施

1.组织控制分析与实施(1)在空间上按“四四分区”的流水化模式推进。将整个车场由东向西划分成四个施工区域,依次组织完成了涵洞及地基处理、路基填筑、给排水、轨道铺设、站场附属工程的施工。避免了机械设备囤积窝工,减少了交叉作业,提高了流水化作业效率。(2)采用“三阶段、两战役”组织模式施工。第一阶段(2012年6月1日—2012年9月30日):完成站场路基、涵洞下部结构;完成检查库钢结构工程、信号楼等生产生活用房主体结构。第二阶段(2012年10月1日—2013年1月31日):完成站场铺轨铺岔、站场部分设备安装、完成检查库等各类生产生活用房主体工程。第三阶段(2013年2月1日—2013年4月30日):配套开通同步完成各类设备调试、各类附属工程施工达到交工验收条件。(3)解决土建与机电车辆设备施工干扰问题。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每天主体实施项目分部与使用单位做好对接,及时与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设备厂家、分包商进行沟通协调,尽快形成部分使用功能的设计变更,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4)设备安装执行“五方签认制度”。为了防止设备基础与设备安装预留孔洞、管线位置不匹配等问题发生,在设备基础施工前,相关方对基础施工图进行审核、签字确认,有效避免了后期设备安装错误而造成返工的现象发生。2.技术控制分析与实施(1)优化钢结构吊装工序。根据钢结构的重量和跨度将横向3个跨分成两个区域来吊装;根据下部结构施工进度制约因素,将58个轴线划分为4个工作段。吊装过程中4台吊车分成两组平行作业。(2)优化工艺、优选工程机械。检查库基础为钻孔桩独立基础,在类似工程中首度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既减少了开挖泥浆坑、占压场地大的缺点,又加快了桩基成桩进度,为综合管沟施工提供了场地赢得了时间,实现了超常规施工效率。(3)做好高铁沉降观测控制网。针对工程点多线长、结构物多的特点,采取“三级管理,三级测设、三级复核”的测量制度,利用GPS测量仪器对设计CPI、CPII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布设加密CPIII点对线桥房等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利用高精度水准仪对高程点进行二等水准复核测量,并布设CPIII加密高程点。为保障临近的京沪高铁运营安全,在施工前即对影响范围内的高铁桥墩高程布设监测点,精确的监测数据为现场施工提供了依据,保障了京沪高铁的运营安全。

(三)质量控制分析及实施

1.推行标准化管理,坚持作业指导书引路开工之初,全面学习贯彻标准化管理文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手册对各道工序进行监督控制,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2.推行网格化管理,全员参与质量管控整合各岗位人力资源,进一步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实行进度、质量“网格化”盯控管理,确保工程管理不留死角。网格化管理人员熟悉并掌握职责范围的工程详细情况;盯控人员深入现场,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现场会;严格考核和奖惩制度;在原有质量体系基础上对网格化人员质量终身包保制的建立,签订包保协议。通过把工程进行网格化管理,员工对工程质量包保到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安全管理分析及实施

1.重大危险源管理每月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评定重大危险源,经分级审核批准后重点管控。所有单位工程在现场进口和作业区域设立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在施工点设立当日重大危险源提醒牌。每日由各项目分部安质部长更新当日重大危险源信息,在班前进行危险作业交底,规范作业行为,确保施工中人身、设备安全。[3]2.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两证一卡”准入制,设备及操作人员经自检并报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发放司机“操作许可证”“设备使用许可证”,均放在设备上随时备查,防止临时进场或带病作业造成机械安全事故。

(五)成本控制分析与实施

1.合理调配土源,降低路基施工成本立足于机械设备资源集中的优势,全方位调配各处土石方资源。提前进行路基土方存储,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采用改良土措施节约成本约1300万元。2.物资实行集约化管理,重点做好道碴收料管控按照统一部署,对钢材、水泥等大宗物资进行集中采购集约化管理,并且摒弃以往工程完工后再结算的传统模式,变为招标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事中控制。3.综合经济比选,提高轨道工程机械化施工率动车所有线路轨道48公里、道岔120组。常规做法是,人工整理到位后再用大型养路设备进行“精调”。面对工期紧、劳动力需求大的现实,通过进行人工与大型机械投入支出综合详尽的经济比较,最终确定了用大型养路机械取代人工整道的组织方式。通过提高机械化施工率,既保障了轨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又大大减少了劳力组织的压力和人工费用的支出,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约300万元。

四、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效果

(一)质量管理目标实现情况

这项工程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全部得到应用,共推广应用25个子项。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铁路相关施工和验收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桩基质量全部为I类桩,钢结构焊缝全部合格。荣获了2014年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金奖、2013—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实现情况

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施工过程满足环保要求,荣获了2013年度中国中铁安全文明工地称号。

(三)工期控制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有效保障了整体工期的实现。这项工程于2013年4月8日竣工,比津秦客专工程提前5个月完工。

(四)成本管理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节约成本约2100万元,其中土方调配1300万元、物资集约化500万元、轨道工程机械化300万元,成本降低率4%,实现了项目预期管理目标。

(五)取得的社会效益

荣获了2012年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称号、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火车头奖、2013和2014年天津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天津动车运用所圆满建成后,主要承担京津、京沪、津保、津秦等天津地区高铁列车的检修任务,大大增强了天津铁路枢纽在路网中的地位,完善枢纽客运设施,使得天津市开行始发终到动车组列车成为可能,在打造天津成为华北地区交通乃至经济中心地位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建的管理经验统筹规划,准确判断,预想风险。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措施可行。集思广益,选优省劣,全员管理。注重沟通,信息及时,科学决策。责任明确,制度合理,奖罚分明。2.对工程管理进行的评价通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综合统筹制定工电一体化的管理措施,管理目标得以全面实现,工程顺利完工各项指标全面合格,保质保量如期竣工交接使用后运营正常。3.对创新点的认识创新采用长螺旋钻机、综合支吊架、网格化管理技术,已在行业内推广。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分析,在国际上首次采用轻型填料(泡沫混凝土)取代常规填土进行路基施工的创新工艺,填补了邻近高铁进行路基或基坑回填施工控制的技术空白。

对今后实施工程项目的建议

坚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不断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严格管理评审和考核,及时评价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适用性,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通过创新发展、科技引领,优化机制、管控风险、精细管理,向科技化、高端化施工总承包发展目标迈进。深入持久地以质量创品牌,以现场保市场,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文是鲁班乐标整理的关于“国优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及实践”的内容,更多关于国优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及实践等方面咨询可以实时关注鲁班乐标、鲁班乐标或关注鲁班乐标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