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论文

“生态决定论”指导下对于“生态建筑”理念影响较为强烈的有:“深层生态学”理论、“中间技术观”理念、“整合设计”、“盖娅运动”等学说。“深层生态学”理论影响下的“生态建筑”观与“建筑节能”观深层生态学强调的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基本问题,其理论与绿色运动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层生态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赞成“过程中的统一”,认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观念是造成今天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

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挪威的哲学家阿伦.奈斯。奈斯认为,原则上每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深层生态学认为,随着人类的成熟,人类能够与自然界其他生命同甘共苦。这便是深层生态学中最高的两个原则:自我实现和生态中心平等主义。深层生态学指出,人类与其他非人类都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提倡尽可能地使用较少的资源来满足人们适宜的物质需要,节约资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于生态建筑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引领中,深层生态学说认为建筑是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份,建筑要和周边环境协调,并为保持周边的环境作出一定的贡献。深层生态学说对于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较为推崇,并对建筑的生态性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1.不破坏建筑周边的环境;2.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作用;3.应该深入体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在建筑的节能方面,深层生态学主张对于适宜技术的追求和软能源的利用,倾向于中间技术道路,主张人性化的、对环境有利的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于全球性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解决方式上,产生了“生态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观念指导下的一系列生态建筑设计态度。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决定论”的各观点要素,澄清有关于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概念差异,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的科研和设计实践中有的放矢,避免工作的方向性错误。

“中间技术观”影响下的“生态建筑”观与“建筑节能”观

“中间技术观”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裔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在舒马赫看来,人类应该通过劳动和最适宜的消费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他明确反对高耗能的技术,主张可再生能源的适宜性利用,倡导中间技术的理念。在生产与消费的观念上,舒马赫列举了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他的主张:

1.在农业与园艺方面,要“把注意力放在是合乎生物学要求的生产方法完善化上,放在增加土地肥力及提供健康、美好与安定的环境上”。2.在工业方面,要“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小型技术、比较非暴力性的技术、‘具有人性的技术’上”。3.人与自然方面,“我们必须学会不仅同人类和平相处,而且同自然界。尤其是同那些创造自然界。创造人类的至高力量和平相处”。

在对于资源和生产方面,舒马赫提出“非再生物质只有在必不可缺的情况下才使用,而且必须十分地爱惜使用,特别重视加以保护”。并且认为“用地方资源生产来满足地方需要,这是最合理的经济方式”。在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观的指导下,出现了一批运用替代技术的建筑设计实践,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加拿大多伦多的生态住宅研究,美国科罗拉多州斯若迈斯的落基山学会中心等案例;在节能建筑方面,澳大利亚建筑师西德尼.巴格斯、英格兰建筑师阿瑟.昆姆比、美国建筑师麦尔科姆.威尔斯等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的生土、覆土建筑实验,以其改善建筑的热工效应。“整合设计”观影响下的“生态建筑”观与“建筑节能”观196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西姆.范.德.莱恩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整合设计”的概念。

西姆认为建筑师必须适应在未来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要求,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以及这些资源利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导致建筑师必须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和和谐地利用其他能源形式来达成建筑设计的目的,并将这种利用的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中表达出来——即整合设计。对于能量与物质的流动,以及能量与物质与自然系统的自我平衡、稳定关系上,西姆认为能量与物质的流动是通过一个封闭的环形和多渠道的网络来进行的,并试图用信息论、系统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来研究与解释。1974年,西姆与法拉隆斯研究所将伯克利的一栋老住宅进行了改建,在这个改建项目中,整合设计的思想与概念倍付诸实施,建成了美国第一个完全自给型的城市住宅。

在这个城市住宅中,西姆与法拉隆斯研究所进行了城市型粮食种植、太阳能供热、人与住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等试验,整个建筑环境中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采用了多种路径,将这种多种途径的方法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紧密联系。这个项目被人为是现代城市型生态住宅建筑的最早成功典范,这个案例连同西姆及法拉隆斯研究所在1975年设计建造的鲁那儿中心项目对后来的生态建筑设计和节能建筑设计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盖娅运动”影响下的“生态建筑”观与“建筑节能”观

1965年,詹姆斯.拉乌洛克提出了盖娅理论,认为生物在保持地球表面环境稳定,以及营造适于生物生存的自我调节机制上具有巨大的贡献。1976年,生态建筑先驱之一的安东.施耐德博士倡导利用天然的建筑材料,采取自然通风、采光、采暖技术,来营建利于人类健康并具有生态效益的建筑艺术,认为建筑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考虑。

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乌洛克在《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观点》书中主张将地球和各种生命系统视为具备有机生命特征和自持续特点的实体,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上,主张使用绿色建材、绿化、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防止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沿袭减租的地域性文脉等。1989年英国作家、盖娅运动的建筑师戴维.皮尔森在其著作《自然住宅手册——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生态的家》中,明确了盖娅住区宪章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三个主要的设计原则:

1.为星球的和谐而设计这个原则主张建设要充分保护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来满足所有的或是大部分的能源需求,从而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2.为精神和平而设计公众参与社区的空间设计与营建,汇集众人的观点和技巧,寻找一种整体的设计方案,使得住区的建筑风格、规模相互一致,将建筑与大自然的季节、气候、时令联系起来,并与自然的变化节奏相协调。3.为身体的健康而设计注重建筑围护结构和表皮的设计,利用自然的方法使建筑室内外进行持续的能量与物质交流,从而保持健康而具有活力的室内气候。盖娅住区宪章的设计原则总结了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建造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目标,使建筑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物理需求、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对生态住宅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节能建筑的技术概念上,不仅考虑了能源、能量的节约性,还提出了建筑内外能量与物质的交流理念,在节能建筑的观念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生态建筑”概念的兴起与绿色运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是休息相关的。从本质上来说,生态建筑关注的是建筑与其周边整体环境之间在能量、能源、物质、信息方面的全面交流与协调。节能建筑所关注的只是建筑物本身在能量、能源上的高效、再循环利用。从所关注的具体内容层面上来说,节能建筑是生态建筑所涉及领域的一部分。

上文是鲁班乐标整理的关于“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论文”的内容,更多关于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论文内容可以实时关注鲁班乐标、鲁班乐标或关注鲁班乐标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