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崇圣寺三塔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中国现存塔2000多座。塔的种类非常多,鲁班乐标为建筑人士带来关于“大理崇圣寺三塔”的详细介绍。
崇圣寺三塔,简称大理三塔,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塔之一,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塔坐落在三文笔村北侧塔,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三塔一大二小呼应耸立。大塔名千寻塔,当地称之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1961年3月4日,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崇圣寺三塔的主塔千寻塔,密檐式方形十六层,塔基座分两层,底层边长三十三点五米,塔一层高十三点四五米,往上逐层收缩,通高六十九点一三米。内壁垂直,可循木梯登塔顶,塔东面照壁上刻有明代沐世阶书“永镇山川”大字,笔力雄健。
千寻塔每级四面有拱形龛,相对两龛内供有佛像,另两龛作窗洞直通塔心。而南北小塔,每级八方都有形状各异塔形龛,各层塔身有浮雕作装饰。 崇圣寺三塔级数都为偶数。
南北小塔为八角形十级密檐式中空砖塔,各高四十二点一九米。三塔建设年代史籍记载不一,据出土文物分析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主塔当建于南诏劝丰时期(823—839),南北两座小塔建筑年代稍晚,为北宋(960—1127)时期建筑。南诏中兴二年、大理国时期、明嘉靖年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1927年曾加修缮,1978年维修加固。主塔塔顶原刹轴内清理出大理国时期金、银、铜、铁、泥、木质佛、菩萨、天王、法器六百八十余件,南塔二层佛龛有红沙石雕佛、菩萨等十尊,北塔有铜佛三尊,为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历史、文化及大乘佛教密宗提供了实物资料。
大理崇圣寺三塔气势宏伟,经历千余年风雨和几次强烈地震,仍巍然屹立,是白族古老文化象征,体现了白族人民审美能力和高超建筑才能。
更多关于“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全国古塔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