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规划人居佳市

鲁班乐标为建筑行业人士解答城市照明工程及相关内容,临海市建设规划局按照服务半径500米建设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要求,城区内建成街旁绿地33个,居住区小游园16个,面积达15公顷以上。那么临海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是怎样的呢,对于规划城市保护有哪些相关政策文件,临海市如何使绿地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从而打造美好城市,在此鲁班乐标小编为你带来临海市规划人居佳市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临海地处浙东南沿海中部,是台州市域副中心城市。西汉始元2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三国时建临海县,1986年撤县设市。全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留十分丰富,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单位44处。近年来,临海先后荣获国家级历史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临海建设规划局在丁美华局长带领下,为早日把临海建成“人居佳市”出新招、搞突破……

古今交融 规划领先规划是城市的灵魂。

一座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城市,假如没有先进的城市理念,没有创新的规划理念,那么这个城市肯定缺乏现代城市的生机,同样会失去千年古城的自然神韵。为此临海建设规划局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完成了《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从规划的高度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加以保护和控制,同时,还出台了《临海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管理暂行办法》,还相继编制完成了《临海城市总体规划》、《临海市城镇体系规划》、《临海绿地系统规划》、《临海市城市绿地系统树种与生物多样性规划》、《临海综合交通规划》、《市域给水、排水、环卫、公交一体化规划》以及《临海东部区域空间发展概念规划》、《临海大道街景设计》等各种方案。尤其是依据城市环境机理,充分发挥“山、水、城”特色,使绿地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山水、人文、生态、游憩功能浑然一体,为创建“人居佳市”提供了政策的指导性。

1)蓝天碧水

佳居必备构筑人和自然的和谐,需要优美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协调,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推出了全面实施以水治理和空气治理为重点的“碧水蓝天”工程。通过关、停污染企业,治理污染源,收集、处理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疏通清淤市区河道等措施,使水环境、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城市地表水指标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标准,城市集中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通过落实锅炉脱硫使用的措施,烟尘、二氧化碳、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废气的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大气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大于90%,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了300天以上。城市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其中2004年达到一级标准占72%.此外城市的噪声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各项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环境监测标准。

2)绿色成荫

特色鲜明城依山,山傍水,水绕城,山水城相融是临海城市最大的特点。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近年来着力通过城市改造和景观修复工作,建成了多个自然景观公园:结合城市防洪,建成了滨江绿化带和和占地30多公顷的洛河公园;通过对市区内巾山、北固山、靖江山、小两山等整治和对古长城的修复,建成了巾山公园、长城景区、靖江山公园和小两山公园;通过对东湖、灵湖的整治开发,形成了东湖景区和灵湖景区——这样一来,城市绿化生态效益和景观功能同步发挥,临海“一江抱城、三湖点缀、六河交错、八山环抱”的独特城市格局使这个江南小城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多处绿地和灵湖景区的建设,都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建成的。近年来,临海市建设规划局按照服务半径500米建设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要求,城区内建成街旁绿地33个,居住区小游园16个,面积达15公顷以上。城区道路建设做到夏有荫、四季有花、一路一特色,如回浦路的法国梧桐,夏荫如盖;巾山中路的香樟、二乔玉兰,春花如海,夏荫如潮;崇和路的香樟、银杏、丰花月季,庄重又不失妖娆;台州府路的红叶李、紫薇,季相分明;河阳路的东昌含笑、红枫,红绿相映;柏叶路的塔柏柱、矮美人蕉,繁花绣锦,各具特色。

临海“人居佳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引起了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规划者的注目。临海市建设规划局的工作符合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反映了群众的共同心声。其实,只有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着力点和人民的良好愿望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激发市民热爱古城、建设新城的热情,这个热情是一个城市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实现创建国家级“人居佳市”目标的坚强保证。

以上是鲁班乐标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临海市规划人居佳市”等建筑相关的知识,更多内容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