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建筑风貌特征分析

珠海城市建筑风貌特征要如何分析?有哪些特点?请看鲁班乐标编辑的文章。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对珠海城市中的建筑形态进行分析,探究这一地区的建筑风貌特征以及在城市发展中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在历史沿脉中,珠海存在着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之后几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这些新旧建筑呈现出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结合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时代相关联的中西交汇特征、也有与现今城市快速发展下的现代化特征。从建筑与城市山体、水系相处和营造角度看,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相对和谐,在城市宏观环境上显现了山海城的风貌。这些不同时期、类型、区域的建筑形态与城市的环境、空间、格局紧密相连,反映出珠海这座新兴城市内在的变迁脉络、特征和城市发展的风貌。

近些年来,随着珠海的经济发展、城市的飞速建设以及人口的逐渐集聚,珠海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无声息地产生了变化。我们知道,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城市发展中,建筑的风貌特征是影响城市景观的重要成因之一,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体现出城市的内涵和形象,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见证,对城市特色有着至关重要的文脉作用,因此,本文对珠海城市的建筑风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这对于珠海的城市特色、形象和环境景观的保护、发展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在珠海城市中,主要有明清、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存在,通过这些新旧建筑的探究,珠海城市的建筑风貌呈现出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结合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时代紧密联系的中西交汇特征、也有与现今城市快速发展中的现代化特征。无论是传统建筑的沿脉还是现代建筑的成长,从古到今在风貌特征上可以反映出珠海的成长历程,建筑群体间的新旧关联,以及在珠海城市空间环境里呈现的状态。

一、地域特征

珠海城市的建筑地域风貌特征在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上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地域的环境气候、材料技术、文化融合等几方面。

(一)地域环境气候的适应

1.选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由于珠海地区的丘陵、山地、河流水系多,因此大部分的村落呈现出近山、近水、近田等特点,传统村落及建筑在选址规划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村落主要以宗族聚居为主,有牌坊、祠堂、民居等不同形态的建筑,空间有一定的层次感。村落里的建筑排列依地势、山形、水系布局,大多以梳式为主,形成了与自然相结合的风貌。例如会同村,村落依据凤凰山脉北部的丘陵地带进行规划,村落前低后高,“选址符合‘背山面水’、‘前塘后村’的总体格局特征”[1]。村落的空间组织是三街八巷,三街是由村内沿着荷花塘由北向南的下横街和依据山势逐渐增高的中横街、上横街组成。八巷则为八条顺山势由低到高的东西向小街构成,三街与八巷相互垂直交错,在空间呈现梳式布局(如图1)。2.建筑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珠海地区有炎热多雨,台风、潮湿的特点,为适应当地气候,传统建筑在设计上多有水巷、冷巷,呈现幽居窄巷的特点(如图2),主要以天井院式和横屋加前院式为主,在夏天时能得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如图3)。民居平面布局大部分为坐北朝南,常见三间两廊式的院落布局,中心对称,左右平衡。例如,建于民国元年(1912)的那洲村古元故居,房屋硬山顶,土木结构、青砖灰瓦,由主座和庭院组成,左右各有一厢房,正厅后方有神后房,是二进三开间的天井院(如图4)。对于多台风、雷雨的气候特点,珠海的传统建筑在檐口的设计上选择不出檐或少出檐,一些外窗出挑披檐,具有防风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当地的风雨潮湿问题,一些民居建筑的外檐处雕刻石柱来代替木柱。

(二)地域材料技术的运用

在建造方式上,传统建筑多用砖木结构,围护结构多以青砖或夯土填充(如图5),或是蚝壳砌墙。例如,南门村现存的传统民居中就有青砖房、夯土房、青砖与夯土混合结构房三种建筑方式存在,其中,以夯土房的数量最多。另外,利用蚝壳叠砌成墙既经济又起到了防台风、冬暖夏凉的作用,这一特点应数赵氏宗祠中的蚝壳墙(如图6),时间近六百年之久,完整度好,规模大,民间所说的“千年砖,万年蚝”正是显现出当地建筑的沿海特色。在一些富家民居中还采用了“双鱼墙”工艺,“外墙丁顺砖交错砌筑,形成的空斗墙”[2],在隔热、防潮、保暖以及隔音上有良好的效果。因为临海,海岛的石块和蚝壳则成了经济实用的材料,不只是围护结构的墙体,在建筑的地面以及门窗等也常常被广泛使用。

(三)地域文化符号的提炼

1.龙舟脊珠海地域水系丰富,民间有以“船楫为生”的传统和端午划龙舟的习惯生活,而房屋的正脊两端高跷形似龙船,与当地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河流密集的自然资源使得龙舟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的龙舟脊(如图7)是当地民俗及生活的提炼符号。2.镬耳墙镬耳从造型上颇像明朝文官的官帽,在一定程度上残存着明代的建筑与文化信息。这种镬耳山墙一开始的使用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能拥有,后来慢慢过渡到民间的使用,这也是民间对镬耳这一建筑现象有着富贵吉祥、丰衣足食的美好寓意。另外,从五行上取金有镇火之意。从不同角度上看,地域性的镬耳墙(如图8)成了建筑的符号,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四)地域审美文化的装饰

由于珠海的村落在选址、形式上都有统一的规划,所以建筑的梁柱、门窗等构件都使用了模数制,屋顶墙体多为灰瓦、青砖或夯土,色调偏灰,因此在屋脊、檐下、墙头、梁架、窗户(如图9)等位置加强了装饰色彩,在整体建筑的灰调中提亮。在建筑上使用了石雕、砖雕、木雕、陶塑、泥塑等进行装饰,通常以历史人物、山水花鸟、民间传说等作为题材,有儒家、世俗、文人墨客等审美文化的兼容特征。在一些墙体上常见有灰塑装饰(如图10),立体感强,色彩丰富,花鸟生动,具有写实性特质。

(五)地域礼教宗法的传承

虽然珠海地处于南方边陲,但在不同时期均有各地的移民在此落地生根,多以农、渔业为主,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起到了融合、发展。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地文化和中原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祠堂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建筑代表。珠海的祠堂建筑在集聚村落中的空间布局、建筑尺度、景观、道路等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祠堂有着族人集聚的根源性、脉络性作用。例如黄杨山西麓南门村的赵氏宗祠(如图11),始建于明朝,是南宋王朝兵败崖门之后,由散居于当地的皇室后代所建。赵氏宗祠主要包括菉猗堂、逸峰赵公祠、崑山赵公祠等建筑群,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其中,以菉猗堂(如图12)保存的完整性最好。菉猗堂建筑基本格局由前厅、中殿和后殿构成,为三进三间四合式,里进较外进高。中轴线左右对称,北有厢房,后有围墙。柱础和院落台基均用红谷石,具有明代建筑的特色。主体建筑为山墙两坡顶、龙舟脊、檩式梁架、镬耳山墙。墙体结合了当地的蚝壳砌成,墙身厚达65厘米,硕大、坚硬的蚝壳整齐而有规律地排列而成。祠堂的南北朝向、三进或五进的奇数运用、中心对称等建筑形式体现了儒家的主体文化和礼教宗法的传承。

二、中西交汇特征

在港澳开埠、珠海得益于地缘的历史环境下,珠海地区的近现代商业和中西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香山买办群体,使得住宅、商业、园林等建筑也出现了中西交汇的特点,这些特征反映了珠海地区的思想、生活的转变,同时也体现了这一地区的包容、开放、创新思想意识。

(一)建筑形态的时代适应

在中西混合这一时期,珠海地区的近代建筑文化同样经历着“自我调适、理性选择和融汇创新”[3]三个转型阶段,在中西交汇及碰撞中,建筑也出现了以西式为主,或是以中式为主,或是不中不西的折中等几种建筑风貌。以西式为主的建筑风貌,在建筑主体上主要以西洋为主,如栖霞仙馆(如图13),建筑结构为西式,只有少量的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或是构件。又如会同村的碉楼(如图14),建筑结构和外观都带着浓烈的西洋风格。以中式为主的建筑风貌,在建筑主体上主要以中式为主,在平面上基本是传统院落布局,在立面上则采用西洋的装饰方式、手法来处理,如在檐口、门窗、阳台、柱廊等部分采用了西洋图案、古典柱式、拱券进行装饰。这种建筑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在建筑结构、材料技术均有转变,例如传统建筑的砖木结构逐渐采用了砖混、或是钢筋石砼结构。另外一些建筑则是不中不西的折中形态,在结构、风格、装饰等表现出随意的组合方式,主体建筑从结构、立面、装饰构件乃至室内陈设都有较强的折中主义。

(二)建筑形态的环境协调

单体建筑的风貌不仅自身在不断融合变化,同时在地域环境中也是如此,例如在当地的居住环境中加入西洋建筑,使其在整体环境中起到点缀或是地标的作用。在会同村中南北各有一座碉楼,是村落的防御性建筑,云飞碉楼(如图15)在建筑高度、结构、风格上与整个村落的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如唐家的共乐园,依山傍湖,在环境山林、山水乐中加入了西洋建筑,园中的传统牌坊(如图16)、石狮、亭榭与完全按照欧洲模式建造的天文台“观星阁”(如图17)相映衬。另外,在园林景观上也引进了外国植物品种,如法国桃花心木、皇后玫瑰,泰国番荔枝,日本黑松、菲律宾的洋葡萄、番石榴,马来西亚的洋紫荆等,外来植物与本土的榕树、荔枝、红桂木、竹子等在园内四时变化,互为景观,也是植物中西交融的共乐园。从园林建筑、植物的营造上可以看到中西合璧,合而不同的融合程度。

(三)建筑形态的功能发展

骑楼在珠海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建筑发展进程中有着历史文化的价值,在功能上,从原来传统的单一居住功能转向商住、交通相结合的建筑,楼下铺面楼上居住,有着交通与购物的便利性、以及遮阳避雨的优势,属于混合建筑,在建筑风貌上有别于其他传统建筑。斗门古街是目前珠海市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朝古街,古街的骑楼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色彩,各时期的商号、售卖货物至今仍清晰可见(如图18)。现存的骑楼建筑高低宽窄规格近似,是当年由当地的富商出资,请了加拿大建筑工程师嘉理慰主持规划,立面大部分有浮雕,色彩丰富,以黄色调为主,在部分装饰上仍能看到中国的山水、花鸟、民间瑞兽等审美意趣(如图19)。

三、现代化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珠海进入了另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尤其是自设立为市至今,建筑多数是现代建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稳步发展到现阶段的快速发展期,这近四十年来的建筑风貌显现出现代化特征。

(一)城市初创期的建筑风貌

1979年珠海建市,1980年又建立了珠海经济特区,这对珠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珠海市的最高楼是3层半的渔民大厦。建市初期道路正在开辟,现代化建筑正在兴建,由于当时城市的一些主干道如景山路和吉大地区还没修建的情况下,如珠海宾馆的建成则成为珠海市格外显眼的建筑。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下,建筑的形式虽然以现代建筑为主,但也有与传统建筑之间相结合的市政建筑,如九洲城,地处石景山旅游中心与珠海宾馆之间,以城楼、殿堂、幽廊、凉亭和水榭等传统建筑构成。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珠海呈现出组团式城市布局的特点,虽然城市正处于初创时期,但新建的建筑仍处于自然的整体环境观里,尺度宜人,风景优美,在整体把控上力求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城市起步发展期的建筑风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珠海城市的建筑尺度仍然宜人,所建的现代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与自然环境、传统建筑的风貌相对协调。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珠海时对这座新兴城市的评价是“全市的建筑物布点,设计高度比较协调”。[4]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建筑多为高层现代建筑,外部造型简洁、明朗(如图20),功能更集中化,材料技术在建筑结构、墙体材料、保温隔热、防水等方面与八十年代的建筑大有不同,如2001年竣工的珠海电视中心,由多层建筑组成,其高度25.05米,建筑群屋面设有钢结构飘棚,各项功能齐全,呈现出花园式、开放式的海滨特色建筑。这一时期的建筑特征总体上密度较低,层数多为低层,建筑群之间相对通透开阔,与山峦、江海河也相对和谐。

(三)城市快速发展期的建筑风貌

现阶段的珠海正处于第三轮的城市规划发展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未来两年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建成综合性、国际性经济特区和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大城市。因此,城市的建设节奏比前面的初创、起步发展期要快得多,建筑的特征在功能、材料技术、造型特点也有所变化(如图21、22、23)。近几年的建筑呈现出建筑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特征,如国际会展中心、明星大厦、十字门国际花园等为代表均以装配式建筑建造为主。在装配式建筑建造中主要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在使用绿色建材的同时预拌混凝土、砂浆和新型墙材,属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体系。

在城市未来发展的格局下,珠海的城市建设与珠江三角洲以及港澳地区的协调发展逐渐密切,区域环境中的建筑群体将占有一定的位置,如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珠海中心大厦。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珠海现阶段发展中的建筑也逐渐产业现代化。从目前的趋势和发展来看,珠海在未来的建筑中将多是绿色、环保建筑,甚至是建筑标准化程度高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这一阶段的建筑群密度和城市空间的尺度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相比,显然密集和高耸。建筑的尺度正在改变珠海城市的天际线,一些临江、临河、临海傍山建筑,部分高于自然山峦,尤其是在建筑密度集中的位置,山峦在色彩上成了建筑群体的点缀。整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建筑风貌从高度、立面、屋顶、色彩等微观层次上已经在悄然改变,但总体上还能够控制在傍山临水的环境中。

以上由鲁班乐标搜集整理,更多关于“珠海城市建筑风貌特征分析”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鲁班乐标行业栏目。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