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施工过程中与环境的兼容性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文明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在基础设施、商业网点、居民住宅的新建、改造工程使得现代城市日新月异[1]。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却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城市区域内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给环境增加了新的压力[2]。建筑施工近几年在城市产生的噪音污染、扬尘污染、光污染以及水污染已经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兼容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

1 占用绿地施工,破坏了生态环境

1.1 绿地减少,出现“城市荒漠”

在进行城市土地开发和再开发过程中,有时为了取得更多的生产、生活用地,不惜牺牲绿色用地,不按规划要求的指标保留和建设绿化用地或拆迁破坏的绿化补偿不足,造成许多城市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面积的比例严重不协调,环境自净能力大为降低,导致城市尘土飞扬,噪音倍增,疾病增加。联合国生态与环境组织明确提出[3]:衡量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主要是看人均占有多少公共绿地,并要求城市绿地达到人均60m2为最佳环境。目前世界上绿化较好的首都有波兰华沙,达到人均90m2(人口160万),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达到人均70m2(人口23万),而北京仅为8.18m2(人口1300万),这与联合国要求的人均60m2绿地的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世界先进城市更无法比拟。如果占用绿地进行施工,生态后果将不堪设想。

1.2 占用绿地,破坏生态

全国有少数城市出现了占用公园、湖泊进行施工建筑,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现象,致使洪水、泥沙进入市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例如,有些城市不顾实际情况,砍掉树木,挖掉绿地,盲目搞各种“世界风光公园”,把环境宜人、幽雅舒适的自然景观改造成了混凝土堡垒;有些为了所谓的当前经济效益,把公园改造成各种盈利性的娱乐设施,等等。另外,城市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和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而处置和回收利用率却很低,其堆放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甚至绿地,又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源。

2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环境污染现象

在城市新建和改造工程数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施工队伍缺乏环保意识,造成城市施工污染的新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夜间施工长期困扰居民生活

2.1.1 夜间施工的噪音污染越来越突出

随着城市建设力度增大,施工项目增多,各类工程大面积铺开,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环境意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一些持有夜间施工许可证的企业,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发出很大的施工噪声搅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更有甚者,不严格按照许可证上审批的项目进行施工,审批的是灌桩,而工地实际上却在打桩,其噪声严重扰民,周围居民不得不对此就行投诉。东方网2002年7月11日消息:上半年,上海市环保应急热线接受投诉5423个,环保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800人次,对521件投诉进行了处理,其中废水79件,废气153件,噪声289件。根据某城市的建筑噪音调查显示(如表1[4]),目前建筑施工噪音都超过了国家施工现场噪音限制的标准(如表2[4])。

2.1.2 夜间施工的强光污染影响居民

夜间施工工地上彻夜不眠的“小太阳”—光污染,越来越成为继噪音之后的第二污染源。新闻晨报记者李宝花等亲自体验了夜间施工给工地附近居民带来的无限烦恼:在工地高功率人造“小太阳”的照耀下,附近小区俨然一副“不夜城”的样子,在距离“小太阳”500米外的角落,尽管四周没有其他灯光,但当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张报纸,竟然能够轻轻松松地进行阅读,所以市民家里的窗帘再厚也难以挡住工地“小太阳”的光芒。如此下去,居民的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干扰。

2.2 工地扬尘的污染

施工所造成的扬尘污染也日益严重。尽管有关单位一再重申所有施工现场必须打围,禁止在挡板外堆放砂石等建筑材料和建筑渣等,但是施工的扬尘污染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影响某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而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就是施工扬尘污染,占据了50%以上的比重,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比较突出,越来越受到有关单位的重视。工地的扬尘污染为何“甚嚣尘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单位及其有关部门压根对扬尘污染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对其“不设防”,以致随着各种市政工程和建筑工地数量的日益增多,污染也越演越烈。其次是施工手段落后。施工手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扬尘的严重程度,先进的施工手段能避免破坏式开挖,尽量减少施工垃圾,实行边开挖边施工的方法,不残留建筑垃圾,以阻断建筑灰尘对城市的影响。三是施工管理不善,施工头片面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味地缩短工期,从而淡化环保管理这个环节。四是施工队伍素质底,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

3 如何确保施工与周围环境的兼容

综上城市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来约束施工单位,并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从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城市施工污染,保证与周围环境协调。

3.1 设立独立绿色监理体系[5,6]

绿色监理体系是生态施工的有力保证。所谓独立绿色监理体系是指独立于施工、城建以及工程质量监理等单位之外,在环保部门管辖之内专门承担对城市施工污染监督的职能。对建筑以及市政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环保监测,应包括预评估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预评估阶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包括噪音、灯光、电磁、材料以及施工车辆进行评估;二是对整体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对垃圾的及时处理,噪音管理,施工时间以及防尘措施等。主体施工阶段监测非常关键,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预评估阶段的方案来严格执行,同时随时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污染。在竣工验收阶段,主要监督施工场地绿地的还原情况,施工现场的清理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度,要即做到科学角度的绿色,又要做到视觉上的绿色,形成以人为本的绿色工程。

3.2 完善群众监督体系

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做好群众举报服务,是城市生态施工的催化剂。城市施工污染的受害者是施工场地附近的居民,他们才能真实地体会到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及夜间扰民问题。要完善群众监督体系,首先要做好群众举报服务。受理举报的单位不应是绿色监理单位,而应在绿色监理单位之上。当接到举报电话后,立即责令此单位行使其职能。

3.3 提高施工队伍的环保意识

做到文明施工,防止污染的根本途径是要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和环保意识。对各级施工队伍应该进行专门的环保培训,持证上岗,真正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污染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自觉做到以下要求[7]:①合理安排夜间施工时间,尽量做到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②密目网封闭式施工,降低空气中总悬浮粒含量,防止周围居民、小孩误入施工现场;③做到工程运输道路垃圾及时清理、洒水,降低运输车辆扬尘;④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做好施工排水及生活排水的污水排放,做到不污染空气及周围居民的环境;④做好临近道路、通道口的安全防护及夜间照明,确保交通及行人的安全;⑤施工材料及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做到不洒、不滴、不漏。如有发生必须及时清理,确保道路干净、畅通,刮风四级以上禁动“土”。⑥做好住宿工地人员的管理教育及劳力办证工作,不使用无证劳力,防止打架、斗殴、盗窃、酗酒、夜间喧哗的事件发生。

4 结束语

为了保证城市施工与周围环境的兼容,必须遵循生态施工的原则。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市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居民生活的困扰,使城市建设与周围环境和人文因素相协调,保持社区和城市的生态平衡。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社区人们自觉的环保意识,合理、科学、前瞻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而生态施工也将极大地推动城市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得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舒心的生态环境,做到与人文环境相兼容。

[参考文献]

[1] 刘尔烈,苏俊民,城市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9(2):62-65.

[2] 辛彦彬,浅谈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1998,(2):31-32.

[3] 贾 丽,赵 毅.北京城市的绿化与美化[EB/OL].www.bast.cn.net/zjjy/20010615-02.htm.

[4] 白永环,张永金.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和防止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2):44-45.

[5] 常志鹏.建材污染日渐受重视,专家呼吁“绿色监理”[N].建筑时报,2003-07-03.

[6] 段海平.论城市建设的生态施工[J].山西建筑,2004,30(4):128-129.

[7] 梁平安.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文明施工不扰民[J].建筑安全,1997(12):10.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