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规划

一、现代山地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分析

原有已经占用的平地、平缓地已经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保留,而在新的发展局面下可利用的平地、平缓地资源非常有限。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易于开发的用地不断减少。在此情况下,土地需求、土地供给、保护耕地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城市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逐渐改变。对已经逐渐减少的平缓用地作为耕地、林地非建设用地保护,而城市建设用地向高处复杂地形转移。加大对复杂地形的利用,是山地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健康型的城市空间发展的必要性

在山地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出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影响生态的矛盾,山地城市的生态脆弱性对生态要素的保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自然环境。现代山地城市应向着生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倡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山地规划必须在研究山地地形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的山体、水体隔离,进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态开发模式。城市建设与层次丰富的环境相融合,形成了一个多变的、立体的环境空间。在强调山地生态城市空间形式的同时,采用灵活、丰富而有变化的手法。在滨水地带、山脊地带、边缘地带等自然空间较多的区域,尽量采用自然主义手法。

三、现代山地城市的发展模式

针对复杂地形下的地形分类技术,针对设计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城市用地布局建设、生态单元用地进行生态环境的提升和恢复规划、生态单元与城市建设单元穿插布局。利用交通系统,将生态单元之间、生态单元与城市单元之间、城市单元与城市单元之间进行联系。由山地城市单元、山地生态单元和山地交通系统,组成了复杂地形下的生态城市模式。

1.山地城市单元

原始地形中的坡地、盆地、阶地经过设计后,城市复杂地形下的山地城市单元,单元内部是有着完整功能配置的混合型城市区域,内部居住与就业岗位滨村,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管理系统先进。在山地城市单元内部,通勤交通出行、就学交通出行等尽量在内部解决,减少了出行距离,优化了出行结构。

2.山地生态网络

对于复杂地形设计中的山脊生态防护用地、沟谷整治防洪用地、沟壑、陡坎防护用地以及周围山体、河流构成山地条件的生态单元,山地城市单元是散落在整个山地系统中的一个个节点,在节点的周围被大量的绿地、林地、山地、水系等自然环境包围,成为山地城市的生态网络,是山地城市的基质单元和线形单元。在复杂地形下,作为生态防护的生态廊道、防洪用地生态廊道、生态防护用地构成了山地城市的网络空间。

3.山地交通系统

山地交通系统是联系城市单元和生态网络的主要载体,是山地城市构成的关键要素和动脉系统。

四、基于生态学的山地城市空间及用地规划研究

山地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针对山地城市的特征,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的指标进行的布局和控制;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地域特征,对土地资源进行分配和合理组织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出现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较高。

1.土地利用混合发展,职住均衡

从现代山地城市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山地城市单元将以生态单元为隔离,分散布局在山地的整体布局之中,相对分散的布局模式就要求在山地城市单元内部形成混合度较高,职住相对均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只有发展职住均衡、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的模式,才能减少城市单元外部的出行。

2.土地利用布局与山地地形的协调

由于山地城市的用地紧张,其城市发展用地必然向山地复杂地形下发展,而土地利用的发展必须首先克服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复杂地形不相适应的矛盾,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以上由鲁班乐标搜集整理,更多关于“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规划”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鲁班乐标行业栏目。“一点鲁班乐标,中标很轻松”。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