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意识 规范安全管理

盛夏是施工生产如火如荼的时刻,也是我公司施工生产的黄金时刻,为探索安全生产从传统的“事后处理型”向现代的“事前预防型”管理模式转变,一个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年的氛围在我公司已全面展开,积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必将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身心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遵守等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然而,安全是什么?安全又意味着什么?在工作中我们应如何做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呢?一、安全的定义所谓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害的伤害,安全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的本质就是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安全是一种尊严,尊严是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所在。我们既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尊纪守法,尊章守纪,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我们要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实际上“四不伤害”也是尊严的真正体现。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生产要靠科学技术,靠文化教育,靠经济基础,一句话,靠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文明相对于野蛮,不文明的行为也可视为野蛮的行为,“三违”等不安全行为就是野蛮行为。安全是一种文化,是每个优秀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安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先进企业安全文化的体现。走进我公司各个工地、各种安全警示牌、标语牌、提示牌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每一位建设者必须注意安全,这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一个优秀企业者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先进文化理念和“以综合治理、保障平安”安全方针的信念。安全是一种幸福,是长久地享受幸福生活的保证。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简短的话语印射出家人对你的祝福和企盼。安全是一笔财富,安全就是效率,效率就是企业的发展,就是企业的盈利,就是职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二、建筑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近几年建筑工地所发生事故的剖析发现,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员工安全意识、企业管理机制、施工作业技术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应提高作业技术和改善作业环境外,更重要、更迫切的问题是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安全意识,用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来防止事故的发生。有一些专家对建设工程目前的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辨识剖析的极为准确,在此摘录以供参考:1.建筑产品是固定的、附着在土地上的,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土地;建筑结构、规模、功能和施工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建筑产品没有完全相同的。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建筑现场环境(如地理条件、季节、气候等)也千差万别,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不断变化的。2.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流水作业,建筑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每一个工序都可以使得施工现场变化得完全不同。而随着工程的进度,施工现场可能会从地下的几十米到地上的几百米。在建筑过程中,周边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都是在不断地变化,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停变化的,而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往往滞后于施工进度。 3.建筑施工流动性大,是建筑施工的又一特点。一个工程完成以后,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新的项目。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在另一地区,那么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地在不同的地区间流动。4.建筑施工大多是露天作业,以重体力劳动的手工作业为主。建筑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等,以及露天作业环境不固定,高温和严寒使得作业人员体力和注意力下降,大风、雨雪天气还会导致工作条件恶劣,夜间照明不够,都会增加危险、有害因素。5.施工企业总部与项目部的分离,使得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更多地由项目部来承担,致使企业的安全措施并不能在项目部得到充分的落实。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6.建筑施工过程存在多个安全责任主体,如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等单位,其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较高。施工现场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7.施工现场由较为广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变化。使得建筑施工的难度增大,危险、有害因素变化大,出现很多不安全性。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8.建筑业生产过程的低技术含量、非标准化作业,决定了作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而建筑业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与施工单位间的短期雇用关系,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造成了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严重不足,使得施工作业人员缺少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现象时有发生。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