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优化

针对现阶段城镇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城镇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内容进行了优化分析,认为城镇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内容体系应在较原有交通影响评价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内容,并增加用地协调性分析、周边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安全影响评价、货运配送系统影响评价、交通改善措施后评价等分析内容。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部分建设项目,由于其建筑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项目所诱发的交通需求往往波及项目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交通网络,导致局部乃至全局的交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有可能对该地区的交通拥挤程度、交通安全状况等产生显著影响。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就是通过分析和评价新建项目对于周边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提出改善措施进而将影响程度控制在可接受的最小范围内。因此,交通影响评价在协调用地开发与交通发展、平衡社会资源配置、为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改善建设项目周边交通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现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评价范围现状与规划情况、现状交通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改善措施和效果评价、结论与建议等。但是,通过实践应用分析,现阶段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仍存在以下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土地利用和项目周边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薄弱;(2)现有及新增交通设施之间的匹配、相容问题未被涉及;(3)项目出入口对于城镇交通运行的影响未被强烈重视;(4)建设项目对周边货运交通的影响和评价并不是交通影响评价必须评价的内容;(5)未从宜居环境的角度对建筑项目进行周边交通影响评价;(6)未能提出有效的措施对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效果进行监管和反馈。鉴于此,本文主旨就是在分析传统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应用,从而完善城镇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内容。

三、城镇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内容优化

1.增加用地协调性分析

城镇土地利用包括城镇土地利用的规模、土地形态、用地布局、功能特性、开发强度、人口岗位规模分布、河道蓝线、竖向控制和城镇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而用地协调性分析应侧重于研究区域的主要功能定位、明确建筑项目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土地配置的结构效率和微观层次土地使用的边际效率;土地利用状况和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可达性的关系;分析道路功能和两侧用地的协调性。因此建议增加上述内容,除此之外,控详规中有变更的用地,需对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作有无对比分析,实时调整土地利用指标。

2.完善慢行系统交通影响评价

慢行系统交通影响评价应充分考虑无障碍交通系统中无障碍慢行通道、无障碍公交站台、无障碍导盲设施、无障碍指示标识的规划设计;自行车交通影响程度评价应充分考虑路段自行车速度、车流状况、自行车占用道路面积、交叉口的停车延误时间、路口停车率等因素。行人交通影响程度评价应充分考虑人行道网络密度、间距、设施等级、行人过街设施间距、衔接等因素。

3.增加周边环境影响评价

建筑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包括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及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等。其中,建筑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文化遗产、公共设施、可达性和生活工作的影响;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土地、空间、能源的消耗及景观感受等方面。

4.完善出入口影响评价

出入口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出入口排队距离、影响长度、数量、位置、宽度和对外交通组织等几个方面,应处理好出入口与交叉口之间的关系、出入口之间的关系、出入口与道路以及河道桥梁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地块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出入口对道路进出通道、中央分隔带形式、中央分隔带开口、立交和地面道路、平面交叉口等设施的布局、间距、设计和管理的影响;由路网中道路的功能等级找到对应的出入口管理等级,从微观上进行交通设计。

5.完善停车设施影响评价

明确停车设施的布局和规模,供需的平衡程度;利用排队理论,计算停车场排队等候区的长度,衡量停车场入口进口道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分析机动车停车对行人交通的影响;对大型地下车库停车场进行详细分区划分,依据停车场分区区位进行地下停车场分库的诱导设施设置,同时做好地上停车诱导设施的设计;采用先进的停车道闸系统,进行停车场出入口管理;依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无障碍车位和新能源车位;根据实际情况,论证是否需要完善停车场出入口的交通信号和安全设施,是否应该设置等候车位;视建筑项目具体实际需要,设置临时访客的停车泊位和社会车辆的停靠点。

6.增加交通安全影响评价

交通安全影响评价可以分为交通组织评价和交通安全设施评价,同时建筑项目内部交通安全评价和外部交通安全评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交通组织评价方面建议侧重路段和交叉口一体化的交通组织,以及项目群内交通组织设计一体化,交通诱导系统和交通组织路线设计一体化;增加对项目进出支路进行交通分析,判断建筑项目“微循环交通系统”的通畅性。同时,考虑到紧急情况的发生,应制定当发生流线阻塞时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对紧急交通预案进行评价。交通安全设施评价方面建议从道路交通的光线照明、线形和视距、避让空间、安全防护、路面防滑、车速限制、附属工程技术条件、纵坡条件等角度,分析研究范围内交通系统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着重分析交通冲突点处的安全等级,以及事故易发点处的形成原因。

7.增加货运配送系统影响评价

首先预测大型货车的停车位需求量,计算装卸货泊位数量以及进行货物车辆驶入驶出港湾的设计。设计货物运输流线组织,其中包含近期交通组织和远期交通组织;规划货运运输必要的进出口、通道、集散点和辅助服务设施;并提出有效的货运管理政策,如货车通行限制、车辆限速、限高、限制货物种类和包装等。

8.增加交通改善措施后评价

明确改善措施的实施时间、改善措施实施的主体,交通设施的建设时序;增加交通设施相容性的分析,统一调整交通设施的功能级配和结构优化;增加交通影响费的计算说明、交通影响费的合理分配以及收费年限,交通影响费的主要构成有:交通拥挤成本、交通设施的建设、配套管理费用、土地成本和交通事故成本等;为了消除交通影响费的副作用,只建议在中心城范围内征收交通影响评价费以及在开发建筑项目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征收;解决与现有交通基础建设费政策之间的衔接、匹配与整合,深入研究交通影响评价监管制度和交通影响费配套的管理政策。

四、结论

本研究在原有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体系所涵盖内容的基础之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中所需要完善和增加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建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内容体系,力求使城镇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和交通系统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更好地发展。

免费
试用
登录
注册
服务
热线
微信
咨询
返回
顶部